崆峒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   
崆峒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中央、省、市、县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建基地、壮龙头、创名牌、拓市场、活流通。启动实施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细化和落实农户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完成了214个村81.18万亩土地确权颁证,培育催生了一批工商资本投资建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创新生产经营机制[[i]],健全产业发展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养牛小区(场)163个,创建部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8个,市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24个;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到2.57万亩,全区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总产鲜菜40.3万吨,实现产值7.45亿元;果树经济林累计达到11.2万亩,创建标准示范园25个,果品总产量达到8.1万吨,建成了白水大潘高科农林、花所绿康源等农业产业示范点,促进了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又好又快发展。   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崆峒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确立了“抓生产先抓加工,上产业先上龙头”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进市场的良性循环,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农字型企业累计达到1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省级7户、市级19户)。牛产业方面:建成凯沣、景兴、伊通等肉牛产业龙头企业23家,涉及屠宰、肉食品加工、制革、骨制品、生化制药、冷冻储藏6大门类,年销售总收入达到8.9亿元,辐射带动农户5.25万户;果产业方面:建成新森、国丰、丰源等果树种植龙头企业42家,建成了草峰、索罗、白水、寨河四个万亩果业乡镇,培育长沟、明星、张树等千亩标准化示范果园33个,其中省级标准化果园3个,发展果园专业大户2150户,果品年产值7000万元;蔬菜产业方面:建成了惠丰、福霖等蔬菜产业龙头企业35家,土桥、新李等11个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好的设施蔬菜示范点,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29万亩,吸引天源、丰源、金伟源等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16000多万元,发展了赵堡果菜、新李蔬菜、龙根山药等蔬菜专业合作社16个,带动230户贫困户发展蔬菜生产,户均蔬菜收入1.2万元。   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点   2.1 农业龙头企业领域不断拓宽   全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牛、果、菜为骨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格局,并不断向中药、禽类等林下经济扩展。目前已建成林下养殖示范点8处、林下种植示范点10处,养殖山鸡、贵妃鸡等30万只,种植柴胡、黄芩等中药材2.5万亩,林下经济年收入2000万元。   2.2 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   坚持引进培育,改造创新相结合。形成平凉市云翔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平凉市伊通清真肉制品有限公司、平凉市铸康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福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瑞华食品有限公司、平凉市惠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平凉国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竞争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省、市级龙头企业,在省内外均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加工、品牌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2.3 生产基地建设趋于稳定   多年来,围绕“平凉红牛”和“平凉金果”两大产业,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发展格局,创出了具有平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现已建成了在全省、全国较有影响的肉牛和苹果两大基础。至2016年底,全市牛存栏74.81万头,出栏46.59万头。2017年,全区新植苹果6.02万亩,完成林下种植1.5万亩,新增林下养殖示范点16个,家庭林场26个,投入林下养殖(鸡)67万只,种植中药材1.5万亩,建成泾河川种苗基地,育苗面积2万亩,已成为全国优质苹果的著名产区。培育了11个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好的设施蔬菜示范点,建成日光温室8500多亩、拱棚1.72万亩,2017年全区种植蔬菜21.29万亩,总产鲜菜37万吨,实现产值7.4亿元。   3. 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瓶颈制约突出,资金投入不足   多数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速度慢、能力弱、贷款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