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扶贫工作总结

|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扶贫工作总结 织金县阿弓镇化董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 大山连绵起伏,道路崎岖蜿蜒。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我到达了阿弓镇化董村,来的路上我已经听说化董村是一个纯正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他们说:“啊点勒苗子生活习惯怪得很,怕你克噢不习惯哦!但是喜欢搞烧酒,只要你和他们喝酒,尊重他们,工作还是很好开展勒!” 化董村,苗语意为美丽而古老的部落。化董村是国家一级贫困村,是纯正的长角发苗聚集地。坐落于阿弓镇西面,平均海拔1800m,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濒临本镇大桥村,南与本镇依聋村毗邻,西面连鸡场乡白泥塘村,北连鸡场乡旧官寨村。土地面积3.9平方公里,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走进化董村 当我到达大桥村时,我询问化董村坐落的位置时,得到的回复是这样的:“你看到那边哪个山没得?化董就在那个山窝窝里面。”听到后我就开始想象“山窝窝”会不会就是我在网上查阅到的那个样子。百姓每天穿着他们独特的少数民族服装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孩童们就骑着自己家的牛在山上学习,戏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二天,我便开始进村了解。“山窝窝”虽然看着不远,但是还是经过了左拐右拐的山路后,耗时63分钟抵达了化董村小学,同样也是村委会。五个村民组,三个村寨组成了化董村,一路上我看到了穿着统一的妇女,但并没有看到那个看似复杂的长角发,也同样没有看到草房或木头房。深呼吸一口气后,觉得空气是那么的清新,那么提神,夹杂着牛屎的味道是那么的让人难以忘怀,这就是农村的味道,最新鲜的空气。 用心去了解 走访调查是驻村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最好的锻炼和提升。 化董村共248户,968人,留在家中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妇女,而且每家每户都有2—4个孩子,负担很重,但是感觉他们的压力却很少,老人年纪很大了,但有些还能挑、背、犁,他们不是不愿意坐着享福,而是不愿坐着饿死。房屋修建密集也算化董村的一大特色,环境卫生意识差是普遍现象,基础设施落后,缺水制约发展。 化董村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以马铃薯和玉米为主,2013年也有帮扶组织百姓种植中药材“续断”目前效果还不错,养殖业主要就是农户自己散养牛羊,并形成规模养殖。走访过程中,很多百姓都表示希望能够得到在养殖方面的帮扶,他们都认为自己有养殖方面的技术,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对于种植业,百姓不是很感兴趣,原因是他们前几年进行过规模的韩国辣椒种植,但最后效果不是很好,导致了百姓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他们就认为自己的土地只适合种土豆和玉米,其他的都不适合,认为只要把土豆和玉米种好了,自己就可以有吃有穿啦!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了解到通村路,窜户路以基本完工,通组路还需项目支持,天晴还能勉强的穿行在组与组之间,但是一下雨就不敢动啦!对于河沟组,三根木头的支撑的危桥,成为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没有桥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无法正常的开展下去,此外,河沟组半山处的村民用水难及化董组村民用水难问题都需要得到帮扶单位给予支持和帮助。最后,走完全部的村民组后,我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除了学校旁有个破烂的旧公厕外,就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厕所,经过询问后,我才了解到化董村是一个有钱修房子,没地修厕所的村寨,漫山遍野的“黄金”,是他们“战”后留下的印记,山多树多的优势被他们充分利用!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我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百姓解决他们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发展就可以建立在这良好的基础上。 凝心搞帮扶 脱贫致富是每一位百姓的梦想,现实环境,经济实力,发展决心等扼杀大多数化董村百姓的梦。失败让他们损失了全家人的生活费,更丧失了脱贫的斗志,不切实际的奢求,让他们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国家给予的帮助,被他们看成了理所应当。 “重拾斗志,找回信心,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的肩上。“多帮一”的帮扶机制就是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好各自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共促小康。为此,我们驻村队员在驻村工作会议上交流了自己前些日子走访调查所了解到的情况,拟定了帮扶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