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泽普县少数民族教师国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工作汇报

|   
泽普县少数民族教师国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工作汇报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求,到2020年,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当地简称“国语”)教学全覆盖,为此,泽普县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行国语教育,这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泽普县的少数民族教师国语水平符合教学要求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缺口达1661人。近年来泽普县招聘了一些汉族教师,并以大学生支教、干部支教、援疆支教等形式补充教师,仍不能满足对国语教师的需求。且教师流动性大,不利于泽普县国语教师队伍的稳定。为解决上述问题,经研究,泽普县决定积极争取外援进行培训,全力快速提升现有中青年少数民族教师的国语教学能力。   2017年,上海援疆泽普分指指挥长胡志宏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张建民教授前往泽普调研设立培训项目的可能性,其间正率团访问喀什的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为䘵在听取汇报后认为,上海-新疆两地合作开展培训是解决新疆国语教师短缺的一条新途径,应予支持。2018年上海援疆泽普分指挥部提议设立“泽普县少数民族教师国语教学能力提升” 专项,分为大纲与教材开发、试点指导(培训)、教师能力数据库三个子项目,9月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一、项目运行的基本状况   1. 项目的实施机制   为积极支持援疆项目的开展,华东师范大学在2018年年设立“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由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的专家和学者组成,上海、新疆专家的合作,使项目的研究得到了有力的支撑。   项目开展后,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组成了远程培训师团队,成员均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在读或毕业的博士生,其中一部分成员在进校前为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校的教师,从事过对新疆的少数民族教师国语能力培训工作,还有一部分成员有小学或中学教学经验,这些成员为试点的成功实施贡献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同时,在上海援疆泽普分指挥部的领导下,两位援疆教师在当地负责对参加试点的学员进行面试。泽普教育科技局的援疆干部周小龙副局长则和当地双语办高咏梅主任负责对来自不同学校参加试点的学员管理工作。   由于建立起了前方和后方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使得上海这项援疆教育项目能顺利开展。   2.项目开展的方式   项目挑选30多人作为试点学员,以远程培训为主,实施一对一在线辅导,每天24小时接收学员音频或视频作业,培训师当天批改,指出需改进的地方并要求得到反馈。   上述方式得到了上海市教委陆靖主任的认可,他表示采用远程方式将上海的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用于新疆的国语教师培训,可以成为上海教育援疆的特色,并指示市教委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和配合。   3.项目的实施阶段   泽普县少数民族教师国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2018年9月28日-2019年1月25日)为国语教学表达能力的提升,根据当地少数民族教师的实际状况,将声调训练作为突破口,从而快速改变学员的国语面貌;第二阶段(2019年3月1日-2019年6月30日)为国语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着重提高从事语文和数学教学的学员在说课和讲课时使用国语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阶段的时间安排是上海和泽普两地培训管理者商量的结果,培训目标大多是根据泽普小学三、四年级教师的实际需求。此外,第二阶段小学各学段的语文和数学教师国语能力提升的辅导则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安排。   二、项目的特色   1. 以专业团队为培训骨干   专业团队由华东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和培训师组成。参与的专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背景和培训设计能力。在本试点开展之前,专家团队成员开展了实地调研,通过收集整理材料,对试点进行了前期调查,针对泽普少数民族教师的国语教学能力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分析需求后,制定出了培训和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时间表。培训师成员除了都具有语言教学的经验外,还有丰富的国语面授经验、远程教学经验、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等,为远程培训提供了专业和技术的保障。   2. 以改变语言面貌为重点培训目标   培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总结新疆既有的少数民族教师国语能力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为了使学员的国语面貌得以改观,专家团队针对泽普实际情况,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