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关于新形势下基层税务青年干部培养的几点思考

|   
关于新形势下基层税务青年干部培养的几点思考青年干部是税务队伍中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培养和造就优秀的税务青年干部,是应对当前税务管理手段科技化、税收知识结构综合化和纳税服务需求升级化的必然要求,是税务事业持续蓬勃发展、实现全面转型和升级换代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以对青年干部的一些认知结合时下背景和本局情况,浅谈对基层税务青年干部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基层税务青年干部现状 (一)基层税务青年干部结构现状 当前,税务系统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对税务干部的敬业精神、专业能力、服务理念等需求大大增加,加大了公务员招录力度,使一定数量的青年税务干部逐步充实到基层一线,但总体来看,新鲜血液的注入量仍未达到基层机关的“营养”需求。年龄断层、青黄不接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税务系统虽然自X年就开始引进大学生公务员,但引进力度较小;二是基层干部老年化严重。以X县税务局为例,在岗干部职工X名,10年前平均年龄X岁,目前平均年龄X岁,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仅X名,仅占全局职工X%,而50岁以上干部职工占全局X%;三是年轻干部流失较多。以X县税务局为例,近10年共向省局申请统一招录了5批干部。截止今年10月,我局招录的年轻干部有X人,因工作调离目前仅存X人,除去而前四批招录的青年干部,现仅剩X人,共计被抽调年轻干部X人。还不包括辞去公职等情况流失的优秀青年干部。 (二)基层税务青年干部思想工作现状 税务系统近年加大了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使青年干部能更快更好适应当下的税收工作要求和节奏。基层税务机关的青年干部通过一年的各项培训,很快成为各部门的骨干,甚至成为全局重点项目工作的“救火队”。如我局在“推综”和“营改增”工作中,分散在各部门的青年干部自发组成“先锋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青年干部在工作中将自身优势完美呈现的同时,其短板也显露无遗:他们学历较高,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又强调个性和崇尚自由,大局观念、纪律意识、团队精神较为淡薄;他们工作积极,敢想敢干,但又耐性不足,思想情绪波动大,服务意识、工作礼仪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他们青春无限,活力十足,但又缺乏党性锤炼、社会历练和环境考验;他们满怀憧憬通过国考,但基层工作繁琐单调,会让他们的优越感、新鲜感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失落与彷徨。 (三)基层税务青年干部生活现状 基层税务机关结合实际,尽可能满足青年干部的生活需求,如提高职工食堂质量,安排单身职工宿舍,建立职工健身房和图书室等,但影响青年干部生活的其他因素还包括:一是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唯利主义对青年干部的冲击较大;二是税务系统公务员工资和津补贴不断规范,总体收入水平呈下降态势,难以满足青年干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同时物价不断升高、购房成家的刚性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加重青年干部的生活成本,使其开始滋生对未来生活支出的焦虑情绪;三是当前新录用干部多为外地青年,人地生疏,交际面窄,甚至在生活几年后都未完全融入当地,缺乏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当地的心态。 二、当前基层税务青年干部培养的问题分析 (一)职业培养较为欠缺 虽然税务系统率先创新“3+2+X”的培养模式,对新进青年干部会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养和实训,也持续开展后期跟踪培训以巩固成效。但这些培训还缺乏对个人能力成长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 (二)职务晋升相对狭窄 职务晋升是激励青年干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晋升机制和基层晋升职数的限制,一些成长迅速的青年干部得不到及时晋升,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三)激励手段比较单一 基层税务机关现有的激励手段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系统年终考核和各项评先选优,较为单一,且激励效果不佳。一是年终考核一年一次,时间跨度长,名额有限,且考评程序尚欠缺科学性,有些部门在评选中易受老资格,老好人思想左右,激励功效大打折扣。二是各项评先选优是对单项工作的认同肯定,但在前期评选和结果运用上缺少大力宣传和深度挖掘,未有效形成激励效应。 (四)人文关怀略显不足 在年龄老化的税务队伍中,有限的青年干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各级领导对他们都委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