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区选拔培养乡村振兴、城市基层治理领军人才开展“雏雁工程”的实施方案
|
关于在全区选拔培养乡村振兴、城市基层治理领军人才开展“雏雁工程”的实施方案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区落地落实,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全区农村(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农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村(社区)“一肩挑”干部队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现就在全区选拔培养乡村振兴、城市基层治理领军人才开展“雏雁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建设新时期高素质的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围绕“选、蓄、训、考、用”五个环节,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领军人才(以下简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来源拓展为基础,以科学储备为重点,以培养培训为关键,以管理考核为保证,以量才使用为根本,逐步建设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能力适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领军人才队伍,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建设美丽xx提供可靠的人才和组织保障。二、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从确保党在基层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一整套有针对、可操作的选蓄标准,规范化、标准化的选拔程序,类别化、多样化的培训体系,项目化、动态化的考核机制,可监督、能问责的使用办法,多元化、整合型的支撑体系,为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成长发展营造一个“选得出、育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好局面,努力形成村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好环境”。2.具体任务。围绕“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总体要求,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积极对接联系省市党校,发挥区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作用,深入落实“五个一”举措,即:每年完善一个信息数据库、指派一名帮带责任人、举办一次培训示范班、召开一场座谈交流会、进行不少于300个学时的专题学习或实践锻炼,实施“321”计划,即:村级党组织一届任期内储备300名、培训200名、使用100名,在全区基本建立一个覆盖全面、规模适度的信息数据库,形成一套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各街道逐人形成领军人才信息数据库,每个村级党组织一般应配备至少2—3名领军人才。三、主要举措(一)提高乡村振兴领军人才选蓄质量1.明确选蓄条件。立足村级党组织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政治面貌、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工作经历、能力素质等因素,突出群众公认标准,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科学设置领军人才的选蓄条件,真正把立场坚定、改革创新意识强、宗旨意识强、服务本领强、群众评价好的基层干部、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有志青年选进领军人才队伍。领军人才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政治过硬,立场坚定,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省市及新区新城和街道党工委决策部署。二是信念过硬,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在发展村级经济、带领村(居)民致富、支持村(社区)“两委”工作、维护农村(社区)稳定、履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方面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作风过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处事公道正派、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够积极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有较好群众基础。四是能力过硬,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熟悉村(居)情民情,具备创新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引导群众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五是素质过硬,原则上领军人才应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年龄应在18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根据各村、社区实际将年龄条件放宽到45周岁)。各街道可根据区域特点、队伍现状,坚持分类别、相对应、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充实和细化选蓄条件。2.设定储备比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提高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计划性和稳定性。坚持和完善按比例配备领军人才的办法,各街道每年应对领军人才配备情况进行分析,注重科学设定、统筹配置,力求每个村级党组织配备至少2名领军人才,有条件的配备3名及以上;全面覆盖确有困难的,经党委组织部同意,可按照分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