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村富民”行动经验分享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把群众增收作为实现“两强两富”的重要任务,通过产业发展、资产盘活、金融服务等多种方式,全面巩固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聚焦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紧扣全县“3+1”主导产业布局,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茶、冷水鱼、中药材和蛋鸡养殖等绿色产业,为群众铺好产业发展促增收的幸福路。截至目前,全县生态茶园投产面积已达12.53万亩。今年,一季度淫羊藿、黄精、茯苓等中药材产量达3774.58吨,涉及21类品种,全县15家养殖企业年初共投放200万尾鱼苗,家禽存栏1417027羽、出栏415079羽,完成蛋鸡补栏38.6万羽。二是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坚持把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作为延伸产业链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产业示范区和现代物流园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健康饮用水、抹茶产品、中药材加工等,发挥好“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等品牌效应,做大做强农夫山泉、屈臣氏、“-400富思百”等天然饮用水,抹茶冰淇凌、抹茶酸奶、抹茶月饼、抹茶面条等系列抹茶产品以及保健养生、中药配方颗粒等医药产品,辐射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全县有农夫山泉、屈臣氏等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1家,生产线10余条,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冷藏库、国内最大的抹茶种植生产基地和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抹茶精制车间。三是全力拓展旅游经济。围绕“一山一城一带三环多点”旅游布局,积极打造以太平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双江坝盘体育运动、户外拓展、乡村旅游示范带,闵孝德旺生态旅游创新区,民和、官和生态旅游扩展区,桃映怒溪生态旅游循环联动区。截至目前,已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发展民宿、酒店等涉旅企业160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依托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字招牌,先后承办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x站)暨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x·梵净山马拉松赛、x市“农民丰收节”乡村趣味运动会、贵州省第九届老年人运动会等文体旅活动90余场次,有效带动沿线群众创业致富。
二、聚焦资产盘活,壮大集体经济。一是全面摸清资产底数。制定印发《县关于盘活农村闲置低效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工作方案》,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召集人的工作专班,从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抽调业务骨干人员具体办公,由专人负责统筹、协调、指导部门、乡镇(街道),采取“村级自查,乡级排查,县级核查”和“上级反馈,下级核实”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农村闲置低效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排,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准。截至目前,共排查项目2726个,资产原值95.1178亿元。二是全面明晰资产权属。指导各行业部门做好行业领域内项目分类,对形成资产的项目列入台账,实行清单化、台账式管理。按照项目资产分类,因地制宜推进项目资产管理,重点对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资产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人,并通过集中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提升、确权疑问解读,有序开展符合条件的项目资产确权,推动经营性资产权属下沉到村、到户,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已完成确权项目1790个(其中,经营类113个、公益类1677个),资产原值共47.7769亿元,确权率100%。三是全面盘活闲置资产。结合项目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已损毁的项目,按有关要求及时销号处置;针对效益低,不能盘活的闲置项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一项目一方案”制定具体细化的盘活方案,通过项目整合扶持盘活一批、招强引优盘活一批、“瘦身”增效盘活一批、提升效益盘活一批“四个一批”方式,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项目。截至目前,已盘活闲置资产项目36个,完成农村产权交易4宗,交易金额24.8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