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涛:在安阳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座谈会上的发言
|
在安阳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座谈会上的发言
安阳市文广新局局长 王金涛
(2012年6月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我们认为,古都安阳理应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示范市。为此,我们结合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实际,理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实施文艺精品战略,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营造浓厚的氛围
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不断创作展现时代风貌、体现安阳特色的优秀作品,建设全省艺术创作与生产领先城市,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营造浓厚的氛围。
一是大力实施“安阳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殷商文化、周易文化、建安文化等文化资源,推出具有安阳特色、安阳风格、安阳气派的精品力作,争创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文华奖”。二是完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建立安阳市文艺创作基金和文艺奖励基金,组织文艺评奖活动,保障和促进重点作品的创作,发挥获奖作品导向、示范作用。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凝聚民心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凝聚民心。
一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殷墟大遗址公园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加强全市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继续深化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站等免费开放措施,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培育打造节庆文化品牌。提升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水平,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奠定基础
充分发掘安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奠定基础。
一是加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殷墟、三杨庄汉代遗址、曹操高陵、颛顼帝喾陵、羑里城、袁林等重点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管理工作。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鼓励、扶持传承人带徒传艺、举办传习班,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增添活力
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增添活力。
一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成果,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二是创新文化管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文化体制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投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五、加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管理,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增强优势
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加强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管理,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增强优势。
一是建立完善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发展图书、音像、演艺、影视、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和文化市场专项治理活动。二是建立完善现代传播体系。积极推进广电科技建设,进一步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数字电影,繁荣城乡电影市场。三是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业。以凯瑞数码、飞音数码等企业为重点,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带动相关印刷复制行业发展,逐步把我市建成豫北区域性印刷复制产业中心。
六、加快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强化支撑
大力推进由“八大行业”和“十大产业集聚区”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强化支撑。
一是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化创意等八大类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二是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殷商•洹河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红旗渠•大峡谷旅游产业集聚区等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规模效益的文化品牌。
七、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建设华夏历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