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市长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政府副市长 余学海
(2017年3月20日)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2016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作一通报,并对2017年工作作一简要安排。
一、2016年工作成效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提升年”活动,狠抓项目签约和落地,招商引资签约总金额15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1.3亿元、增长13%,超额完成达达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
(一)招商氛围日益浓厚。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亲自带队赴外推介、洽谈项目。加强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形象”的观念,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招商引资谋发展,招商引资改面貌,招商引资求突破”已成为全市人民共识,全市“亲商、安商、惠商、富商”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二)招商方式日渐丰富。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发挥招商小分队骨干作用,赴成都、广东等地区推介项目、上门招商,积极组团参加首届全球川商返乡发展大会、2016年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渝洽会”等投资促进活动,邀请三一重工、北京同仁堂、湖北九州通等一批有投资意向的大公司、大集团来我市开展投资考察。充分利用万源籍在外成功人士的人脉资源,充分发挥蓉、渝、珠三角等地联谊会(同乡会)的招商作用,强化与各地商会组织以及达州市驻京、驻蓉、驻渝、驻深圳等驻外机构的联络联系,构建更宽领域的合作平台。2016年,市级领导带队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30余次,邀请客商先来万考察20余次,开展专题投资推介活动6次。
(三)招商质效稳步提升。从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优化结构入手,严把规划和准入关口,着力引进绿色无污染、辐射带动强、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大项目,减少重复性建设投资项目,杜绝“圈地”项目,全年完成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6个,省级重大活动平台签约项目7个。引进清滩河乡村旅游综合开发、富硒猕猴桃产业园建设、西岭香山健康养老旅游综合开发、风电开发等项目,进一步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西博会期间,省主要领导首开先河关心、关注万源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尹力省长单独会见了拟在万源投资的三一集团总裁,极大地增强了该集团投资万源的信心。
(四)招商机制逐步完善。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台帐,确保项目从引进到落地都有人协调服务、有人跟踪落实。探索建立市级领导挂包项目策划、招商、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七位一体”招商引资机制,实行“一个产业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招商小分队”的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对引进项目先由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预审,预审通过后再上评审会,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择商引资”的转变。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达州市委第四次党代会和万源市委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鼓干劲、想办法、明措施,确保实现新签约80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65亿元以上,引进5亿元以上投资合作项目2个,2016年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平台签约项目履约率达90%、开工率达80%、资金到位率30%以上。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前期论证,精心储备包装项目。招商引资主要靠项目招引,离开了项目,一切都无从谈起。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发改、投促、旅游、经信、商务、农业等部门,要增强项目研究意识,对全市文化旅游、生态制造、商贸物流、中药材种植及精深加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势产业及产业链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重点谋划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符合实际的招商引资项目,完善招商引资储备项目库,真正把我市资源优势变成以项目为依托的竞争优势。要增强项目策划意识,聘请专业人才围绕产业对项目进行包装论证,把握好切入点和突破口,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包装什么,客商想投什么我们就策划什么,推出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做好项目的基础数据、特色优势、市场前景、投资回报、生命周期,确保推出的项目说得清、算得准、看得上,切实解决手中没项目、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