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王文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王文涛 201x年09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关键在干部的心态。干部心态决定工作姿态,进而决定工作状态,最终影响政治生态。概括起来讲,就是三句话,“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生态”。 首先,心态决定姿态。当前,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存在着心态上的“亚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三种心态”。一是争权逐利的心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对权力顶礼膜拜,一心钻营职务升迁,上蹿下跳,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窝就想去活动。特别是少数年轻干部,心态浮躁,刚刚提拔不久,位子还没坐热,又想着上台阶。二是嫉贤妒能的心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心胸狭隘,看不得别人能力强、提拔快,害怕自己坐了“冷板凳”,习惯于用“显微镜”找别人的缺点,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自己不想干事、干不成事,也容不得别人干事、干成事,甚至一有机会就使绊子、下套子,特别是在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关口,少数干部告黑状、放暗箭,搬弄是非、无事生非。三是得过且过的心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工作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信奉“不退则进”,甘于平庸做太平官;有的人信奉“差不多就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还有极少数干部“和尚”做得连“钟”都不撞了。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有这些“亚健康”的心态,说到底是因为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这些“亚健康”的心态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会“病入膏肓”。所以,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努力做一个“健康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先立德、再立身。 其次,姿态决定状态。当前,党员干部总体上是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状态,但现实中也必须着力防止“三种状态”。一是热衷于经营关系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把工作能力视为细枝末节,把经营关系奉为金科玉律,搞“圈子”,结团体。二是沉迷于灯红酒绿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情趣低俗,对于八项规定还存在“只要不出事,就是没犯事”的侥幸心理和“一阵风,避风头”的观望心理。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认真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工作之余多锻炼、多读书、多陪家人,珍惜自由、珍惜生命、珍惜阳光,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三是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奉行天天“到点”不如关键时刻“应点”,功夫不下在平时,深信“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不管发展行不行,只要数字漂亮就行。我们不能唯数字论英雄,要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宁可发展速度慢,也要发展质量好。上述这些状态虽然只是“小气候”,但若任其蔓延终会影响“大气候”。所以,我们必须要让这些“小气候”成不了气候,始终坚持“实在、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真正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 最后,状态决定生态。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环境,主要是营造“三个环境”。一是干事创业的环境。邓小平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大力弘扬“实在实干”的精神,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追究诬告者、宽容失误者,鼓励干事、支持干事,严肃处理那些不想干事、干不成事、误事坏事的干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二是求真务实的环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做真抓实干的表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三是团结和谐的环境。团结和谐是良好政治生态最重要的标准。营造团结和谐的环境,领导班子很关键,一个班子能够在一起是缘分,一定要团结合作,把缘分修炼成情分。各级党组织的“班长”,都应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做到有主见而不主观、统揽而不包揽、善断而不武断,做团结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