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明山区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2月23日在明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
明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23日在明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王福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九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更是明山发展振兴征程中极不寻常、铭记史册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众志成城,沉着应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稳控疫情局势,有力维护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8.3亿元,同比增长1%;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亿元,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33.05亿元。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防控促复产,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全力遏制疫情蔓延。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1月23日,武汉实行全面“封城”;除夕夜,2例武汉输入型病例确诊,全区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及时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科学施策,多方联动,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则,15200余名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不畏严寒,下沉一线,累计排查重点人群37750人,核酸检测5937人次,隔离防控3500人,有效阻断疫情在明山传播。创建四级网格化管控机制,建立 “接龙报平安”微信群2501个,实现群防群控。投入抗疫专项资金472万元,募集款物383万元,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全面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力保障复工复产。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我们有效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省、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派驻“保姆式”助企专员47名,“蹲点”解决问题77个,为企业发放“援企稳岗”“以工代训”等政策扶持资金6042万元,开展线上培训4030人,“以工代训”62503人次。打好减税降费、银企对接“组合拳”,帮助企业争取资金近亿元、减税降费1.9亿元。全区重点企业、项目仅用70天全部实现复工复产,25所学校按期复课,经济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二)抓质量谋发展,区域经济稳中有进
三次产业竞相发展。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全年实现“个转企”118户、“小升规”5户、“规升巨”1户。东方三家子矿业废弃矿石综合利用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山磊航空当年实现产值1600万元。正兴车轮新增生产线等8个项目稳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区各类企业研发新产品12项,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4项。宝利橡胶等3户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本溪龙山泉啤酒荣获省“专精特新”产品称号。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青云里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小镇、平顶山旅游等项目顺利推进,文旅康养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取得突破,全年接待游客3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7亿元。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网络经济持续壮大,线上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太子城五期、碧桂园·溪山云著、玉龙湖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特色果蔬、山野菜等农业产业基地达1.1万亩,新增家庭农场55个。全面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活动150次,洽谈项目90余个,引进项目26个,进出口总额达9800万元。山水集团骨料机制砂等18个项目实现签约,签约总额达62.4亿元。精准推进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280亿元。和兴金属加工改扩建、欧洲城·太古里等40个新续建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喜利一号公馆”等6个储备项目开工建设。科学谋划包装老旧小区改造、太子河新城雨排水等项目,争取上级政策资金1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