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清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清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1年01月05日
清河区人民政府区长:马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清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五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十三五”期间,我们夯实发展基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1亿元,比上年增长5.2%,年均递增1.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可比口径年均递增1.8%(扣除减税降费等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年均递增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年均递增2%;农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年均递增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1812元,比上年增长5%,年均递增6.5%。
“十三五”期间,我们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产业结构比由4:53.4:42.6转变为9:41:50。项目支撑强劲有力,累计引进辽宁丰迪、新大地复合肥等项目140个,其中亿元以上竣工项目15个。累计争取各类资金21.6亿元,帮助企业融资8.4亿元。工业经济长足发展。清河工业园区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步壮大,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2户,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6户。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设施农业1800亩,流转土地4.5万亩,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第三产业活力彰显。全域旅游持续推进。维修延伸南北环湖路,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开发多点开花,大清河、广东山、斛米沟等乡村游蓬勃发展。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商贸物流活力迸发。限上商贸企业达到6家,入驻电子商务平台38家。
“十三五”期间,我们不断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各项改革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按时完成。简政放权成效明显,承接下放行政职权112项。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增市场主体3665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1.5亿元。科技创新效果显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与金湖对口合作逐步深化。
“十三五”期间,我们加快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日新月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26项。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完成市政工程8个,改造老旧小区11个,改造棚户区2.4万平方米,新建维修公路250公里。垃圾处理、城市供热、农村饮水等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完成。城乡电网、移动通讯布局不断优化,改造供电线路578千米。城市空间有序拓延,房地产开发面积38万平方米。城市“绿美亮净”水平逐年提高,城乡面貌绽放新颜。
“十三五”期间,我们加强生态保护,秀美清河魅力倍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环保五大工程成效显著。大气、水、土壤相关约束性指标全部达标。河长制全面压实,治理水土流失12.5平方公里。造林绿化1.3万亩。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绿化村屯9个,建设美丽乡村6个,前杨木林子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清理整顿环保违规项目26个,取缔燃煤小锅炉170台,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及信访案件全部完成。
“十三五”期间,我们持续改善民生,幸福指数逐年攀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重达84%。完成了33件实事工程,解决了一批供暖、饮水、产权证办理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4.5%和5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弱势群体得到关爱,改造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155户,改造农村CD级危房417户。及时回应民生关切,解决群众各类诉求6500件。
“十三五”期间,我们发展社会事业,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实名制安置就业4175人,扶持创业带头人31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