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阴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21年江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3日在江阴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市长:包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阴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江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第一时间成立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常态管控,设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全市未发生集聚性疫情、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强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入境人员管理,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等1.4万余名奔赴抗疫一线,转运各类人员5600余人,实施各类医学观察8万余人,开展核酸检测近19.5万人次,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科学组织复工复产,出台“惠企25条”等扶持政策,减免租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1.9亿元,累计提供各类专项信贷112.5亿元。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组织25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累计保供市场口罩1300余万只,接收各界捐款捐物达8512万元,展现非常时期的江阴担当。
二、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00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7亿元,我市实现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八连冠”。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6.6%,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我市荣获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四连冠”。新增上市企业3家,已上市挂牌企业完成股权融资102.8亿元。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有序推进,盘活存量土地7123亩。大力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新增总部企业8家,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7%。加快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绿地香港绿珠文华商业、星河科创园等项目开工建设,红豆集团万花城综合体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江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亿吨,增长8.7%。组织“暨阳”品牌五大节庆活动,发放3000万元电子消费券,拉动消费超8000万元。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实现全年旅游总收入303亿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62亿元。实现“三资”投农5.5亿元,农业园区化率达52%,生猪出栏数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璜土智慧葡萄园”获批国家产业强镇示范项目,顾山红豆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三、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力推进项目招引和建设,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全年引进超50亿元项目2个,预计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智建美住移动建筑、嘉盛液化天然气等项目顺利开工,中芯长电、远景动力智能电池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预计达40%以上。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5个,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73家。新建院士工作站4家,江阴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正式投运。新增高层次人才539人、高技能人才6012人。深入推进开发开放,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92亿美元,新增外贸“破零”企业219家,预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5.26亿美元。江阴港口岸获批药品进口口岸,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获批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徐霞客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综合标准化省级试点项目通过验收,“社会联动救助”获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四、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主城南部片区、锡澄S1线站点及周边、北大街及周边等区域城市设计。盐泰锡常宜铁路、第三过江通道前期工作有序实施,南沿江铁路江阴段顺利推进,锡澄S1线、江阴靖江长江隧道等工程开工建设。大桥南路、长山大道一期等快速化改造工程启动建设,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通车。蟠龙山公园、八字桥公园等项目进展顺利,锡澄运河定波枢纽完成主体工程,锡澄运河公园样板段、黄田港公园建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