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靖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3日在靖江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在中共靖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跻身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市”目标,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顺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小康指数位居全国县级市第21位,较好地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疫情应对稳控有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形成群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全力组织落实防疫物资和设备,第一时间为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及时调整完善专班,对冷链食品进口、入境人员转运建立全方位监管体系,有力防范输入风险。投入4.7亿元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启动建设公共卫生中心,规范改造发热门诊6个、集中医学观察点4个,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5个。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组织“抗疫情、促生产、惠民生、保稳定”系列活动,开展返岗包车等“一企一策”跟进服务,规模企业在泰州率先全面复工。认真落实“六稳”“六保”惠企便民政策,为企业减负17.2亿元。及时发放抗疫一线和困难人员补助,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和发放时效,直接受益人群9.4万人次。
经济运行稳步回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年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5亿元,增长3.5%,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亿元,增长5.4%,均位居泰州前列。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1家;民生重工和飞跃机泵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恒力制动器获评泰州市长质量奖,大中电机获“江苏精品”认证。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10家,成为首批省服务贸易基地,艾兰得获评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举办“滨江花月夜”主题夜市、“苏韵乡情”专场推介、第二届中国汤包美食文化节、马洲旅游季等系列活动,七彩利珠、大美徐周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线路,获评省农村电商示范县,有效化解了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实施村企联建项目121个,新增高标准农田3.1万亩,创成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强力组织项目攻坚突破,出台招商引荐人奖励办法、市镇联动“飞地”政策,举办上海投资恳谈会、北京(央企)投资恳谈会、大湾区投资推介会等活动。新签约汇林汽车循环经济智造等亿元以上项目173个。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创九年新高。总投资52亿元的凯飞民用航空结构件等项目成功签约并开工。
城乡建设稳健推进。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稳健推进城市管理提升,全面开展“八整治八提升”行动,为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稳健推进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动组织城区27条河道和城郊14条河道的截污清淤,400个排口实现动态清零,105个小区、商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九圩港全线敞开整治、渔婆港和八圩港封港段清淤截污工程如期推进,获评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示范城市,总体消除城区黑臭水体。稳健推进征收搬迁,全面完成2号、14号、15号、16号地块征收扫尾和江源热电、东方重工北侧地块搬迁,基本完成7号地块征收,有序推进10号地块征收。稳健推进城区重大消防隐患整改,1590个群租房、“多合一”场所的2936处重大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并出台长效管理意见;建成老旧小区微型消防站6个,配置一批超高层消防专用设备。稳健推进沿江突出问题整治,完成天港码头等36个沿江项目整改销号以及省曝光问题整改。稳健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集中资源化解232省道靖江段、京沪高速靖江北互通等项目资金制约,推动靖江江阴长江隧道主体工程开工,完成沪陕高速靖江段扩建工程拆迁扫尾。
民生幸福稳实增进。坚持把实施民生工程摆上突出位置,当年85%以上新增财力支出投入到民生事业。全力稳就业,为2.5万人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4家,新增就业9800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3万元、2.7万元,增长4.5%和6.4%。累计投入10.6亿元,妥善解决12274名被征地农民社保遗留问题。全面梳理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