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第六次推进会上的讲话
|
同志们:
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已近半年了,仍有相当一部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职责不明、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效果不显,停留在以会议、以文件代替工作的层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今天,把34个牵头部门和巴州区请回来,主要是通报前期工作情况,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实质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作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决策部署?我们应该怎样定位和思考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要坚持治穷与治愚并重,不仅仅是要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而是要在同步全面小康的大局中去定位和把握。目前,巴中的确存在硬件欠缺、经济指标差距大等现实问题,与省级文明城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综合考量,巴中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有条件,有可能,市委、市政府作出这样一个决策,是慎重的、是坚定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取向,我们必须知难而进,义无反顾。
(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实现同步小康伟大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步全面小康”,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修几条路、建几栋楼,更要全面地提升人民的素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显著增强巴中人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三)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全国其他省、市的文明创建实践证明,142项指标的测评体系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起来的一个科学的、全面的、成熟的指标体系,它将是各级党政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在新的时期,面临新的任务,包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任务,都要落实在细微的工作层面,都必须依靠文明城市创建这个平台和载体。并且,今后出现的问题会越来越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层面,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有效的一个平台就是文明城市创建。
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特殊性和主观差距
从工作对象上看。文明城市创建为什么难?难就难在它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而且要具体落实到影响人的行为和习惯上。修一座桥、筑一条路、建一栋楼,难度再大,对象是物,比较好办;要转变人的思想、改变人的习惯、提升文明素质,工作难度更大。
从工作表现上看。主要体现在重视不够,工作发展不平衡上,从今天部门发言情况看,有应付思想的比较多。是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措施到不到位,是不是抓到了点子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差距很大,根本在于主动性不够,没有主动去研究。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硬件上的差距,经济指标上的差距,不能作为我们不开展工作的理由,更不能成为完不成任务的借口。下一步,我们要更多地着眼于文明素质提升、行为习惯养成、管理制度健全规范,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职责分工。从市级层面看,以李刚书记为主任、喜安市长为第一副主任的文明委,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揽、领导、协调、督查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由市文明办牵头,提出进一步细化明确34个市级牵头部门和巴州区职责界定的具体方案,及时按程序审定;其次,要做好142项指标的分解,做好对测评体系、测评指标的研究和解读;其三,要创新机制体制,吸纳更多想参与、有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各方群体,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
第二,抓“细胞工程”。就是要强化文明城市创建的基层基础工作,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道德修养、职业操守等的养成和提升融入其中,真正落实文明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进家庭,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整体提升全民综合素质。这是今年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明确的一项重点工作,这是将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具体层面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每次召开文明城市创建会议都要围绕“细胞工程”,不报“块块帐”,只报具体帐,注重解决具体问题。具体要注意四个方面:一要明确方向。以“七进”为重点,以基层为重点,立足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老百姓身边的事情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