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层面要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地方层面也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X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比较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准确把握本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X县作为X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家底更厚、成色更足。
(一)夯实产业基础,让传统产业转换升级
长期以来,X县逐渐形成了以鸭梨、肉牛等生态农业,古典家具、地毯家纺等环保产业,工业白油、石墨电极、针状焦等化工产业,电子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依托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进一步激发了X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1、让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生态肉牛、X鸭梨、民俗文化是X县三大特色产业,目前,X县肉牛屠宰量列全国县级第一位,存栏量列X省第一位;全县鸭梨栽培面积10.5万亩;全县民俗文化商户1000余家,年产古典家具600万件。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持续推动三大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创新肉牛养殖方式,建立5G智慧化养殖牧场,助力肉牛产业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二是不断改良现代梨园,加强与科研院所、销售平台深度合作,增加规模化经营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三是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公司化经营,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文旅综合产业基地。
2、借助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企业腾笼换鸟。当地主要支柱型企业X燃化为参与X省地炼行业整合,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不得不进行地炼整合装置拆除,这对X县域经济发展带来较大挑战。面对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阵痛,X县积极推动以X为首的传统化工企业腾笼换鸟,向油气化工新能源方向转变。经过新旧动能转换,X燃化新上工业白油、高等级石墨电极等项目,推动自身生产向高质量发展。过去,X县电子产业以生产中低端二极管为主,市场占有率及利润偏低,产业规模较小。近年来,以X电子为首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不断转型发展,向精细化、高质量生产迈进,极大拉动了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二)注入发展动力,让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X县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一是始终发挥科技创新助力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截至XX年,全县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X.X亿元,同比增长X.X%,研发投入占全县GDP比重约为X.X%,同比增长X.X%。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现了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截至XX年,X县入选省重大项目X个、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X个、市重点项目X个。三是依托有实力的链主企业延链、强链、补链,提升新兴产业集群效应。依托链主企业X科技,由单一针状焦向“针状焦+负极材料+锂电池”拓展延伸。依托汇宏X万吨原铝生产线,围绕轻量化、精密零部件精准招引。依托X等骨干企业,吸引汽车半导体、集成电子芯片等领域重点企业入驻X。
二、X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举措
(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X县域经济欠发达,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消费仍存在较大差距,需不断增强消费
发展综合能力。一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释放消费潜力。截至XX年,X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元,落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要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持续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是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布局建设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打造消费地标、引导消费回流,形成特色消费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