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在提高政策协同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   

 

在提高政策协同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深刻变革,更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政策协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高政策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等等。这些重要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动体现,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政策协同通常是指多个政策在目标、手段、实施效果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孤立、相互冲突或相互抵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以各个部门为主,政策碎片化现象较为突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政策之间在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政策效应有所抵消或削弱。例如,在一些地区,经济部门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不考虑环境保护,环保部门在制定环保政策时没有考虑经济发展,导致经济政策与环保政策之间存在冲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逐渐认识到政策协同的重要性,一些重要政策文件“组合拳”通过多部门联合决策联合发文的方式加强协同,一些重要领域政策通过组建跨部门领导小组的方式协商统一多部门意见。同时,近年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中不断探索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有效机制。例如,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提升政策引导力、影响力”。这显示出我国在宏观调控中更加注重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通过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协同配合,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标志着政策协同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与拓展。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