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篇)省委书记谈乡村振兴文章汇编

|   

 

省委书记谈乡村振兴文章汇编

 

 

20187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19位省委书记谈乡村振兴文章汇编

 

推荐理由:

可以说,这是省委书记们在同一“擂台”上思想的碰撞、能力的比拼和文字的较量。浙江有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江苏有县委书记讲坛,北京有工作汇报的“一页纸”,这些不同的举措有三个相同的突出特点:一是同一主题内容, 大家公平竞技。二是规定发言时间,考量文字能力。三是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开辟省委书记谈乡村振兴专栏,可能源于这些特点。

这些省委书记的人生经历和工作阅历不同,所处的地域互有差异,写出的文章不免就各具特点。这些文章可以说是各个省“笔杆子”文字功底的较量—— 虽然,领导能力有强有弱,工作水平有高有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但面对乡村振兴这个“新提法”,大家的“起跑线”基本一致。面对《人民日报》的约稿,省委书记虽不至于亲自动手起草稿子铺,但一定是省级“笔杆子”根据书记的日常工作的理念打法,按照具体指示精神形成的文章,最终由书记亲自审阅、修改、把关、发表。因此,通过研读、揣摩、体悟这些文章,就可以分析判断出每位书记的文字观——喜欢什么样的文章结构,善于什么样的逻辑线条,习惯什么样的词语搭配。这对于我们写出容易“被批示”的文章是大有帮助的, 对于提高自身的文字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

21篇文章分别由19位省委书记撰写,其中2位省委书记撰写了2篇。这些 文章除了1篇以外,都刊登在《人民日报》上;除了2篇以外,其他字数在2100

2800之间。胡和平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刊登在《学习时报》上,字数4000多;刘家义的《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第二篇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章,字数4000多,其他省委书记都是1 篇,“特例”原因不得而知。

1.车 俊:有文字基础,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担任过秘书,工作经历非常丰富,知青、大队党支部书记、区委副书记、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省政

 

法委书记、组织部长、省长、省委书记等职务,可以说是履历比较最全的省委书记。在一线政法系统工作14年,在新疆工作6年,可谓“斗争经验”丰富。从他的这篇文章来看,政治站位牢,语言比较“犀利”, 习惯用逻辑线条组织一级标题下的文字内容,没有设置二级标题。文章节奏感和紧凑感比较强。他不拘泥于大标题的整体对仗,比较注重逻辑思路。

2.刘家义:在财务审计系统工作长达40年,没有从事过具体文字工作,文章有强烈的“审计思维”——善于针对问题行文。从他的这篇文章来看,对工整对仗看得比较轻,习惯使用更加符合具体语境的段落和词语。在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处理上,轻形式、重内容,并不拘泥标题的逻辑层次。

3.于伟国:中国人民大学文学专业毕业,在中央书记处、秘书局工作12 年,担任过时任宣传部部长丁关根的文字秘书,文字功力很强。从他的这篇文章来看,比较重视遣词造句,善于提炼和使用各种形象化的比喻性词语。但全篇文章并没有完全拘泥“三三制”,文章重点比较突出。词语运用精彩。

4.王东明: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是“文革”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 也是为数不多的全日制哲学系毕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工作经历丰富,担任过县委副书记、书记、副市长、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务。特别是在组织部门工作长达11年,并担任过中组部副部长。组织部被誉为“笔杆子”的速成地,他的文字功力可想而知。从他的这篇文章来看,习惯运用关键性词语统领和组织文章,善于运用逻辑线条组织一级标题下的文字内容。辩证思维和逻辑能力突出。

5.蒋超良:从事具体经济管理工作31年,有2年的文字工作经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他是唯一从事过具体经济管理的现任省委书记,经济管理能力突出。从他的这篇文章来看,少了“穿鞋带帽”和“弯弯绕绕”, 文章直奔主题,通篇围绕“经济”展开。在语言组织上力求简洁精准,不拘泥于辞章。

6.张庆伟:被誉为“航天少帅”,在航天航空领域工作29年,是现任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