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农村居家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   
“稿子铺”微信公众号 稿子铺   农村居家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特别在农村日益突出。为此,养老服务己被纳入到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议程之一。 一、我市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基本现状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加剧阶段。我市xx个乡镇xx个村(社区)户籍总人口xx人,其中乡村人口xx人,城镇人口xx人,60岁以上人口xx人,占比xx%。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我市老龄化程度已是较为严重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2018年底,全市养老服务总床位达到xx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xx张,建成福利院x所、光荣院x所、乡镇敬老院xx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x个、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xx个、小型养老服务机构x个、农村幸福院xx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xx个、农村社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关爱中心xx个、养老服务信息平台x个,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了具有洪江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促进了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我市农村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 1.老年人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老年人对未来未知的世界是恐惧的,他们的精神以及思想是孤单的,这时候儿女的照顾以及在情感上的安慰非常重要。由于居家养老在国内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发展还不健全,且农村老年人文化知识普遍不高,所以很多老人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不了解、不明白。对于在村(社区)里设立的养老示范服务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性质很多不清楚,村(社区)中的老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居家养老的消费意愿较低,低支持率与低参与率导致的结果是居家养老的一些服务项目难以实施起来。    2.传统儿女养老模式的弊端。在现阶段的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的子女是照料服务提供的主要部分。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养儿防老”,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了很大一部分老人,古人说的“儿女多了累爹妈”就是对生育多子女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实农村很多老年人都有较多的子女,他们为儿女们操劳了一生,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晚年生活难以得到比较好的保障。虽然他们儿女多,但很大一部分老人和女儿都认为赡养的义务在儿子的身上,女儿照料父母的相应较少。这一传统的养老观念直接导致了儿子生活负担的加重,也影响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目标实现。如果儿子儿媳外出务工,老人成了留守老人或空巢老人,生病护理、日常生活照料成了大问题,因而出现老人去世在家中几天也无人过问的情况。   3.农村养老服务硬件设备很不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对物质文化的需求随之提高,农村养老机构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就成为养老服务中的迫切需要。服务的提高是建立在足够的资金支持上的。然而养老机构面临较大的人员和资金方面的限制,目前政府没有较大资金投入的能力,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质量较高的服务暂未能实现,在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上,村(社区)内的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参差不齐,规模也都普遍较小,档次也比较低。    4.缺乏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由于农村的基层性和局限性,专职人员匮乏,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队伍没有形成。现实中老人在家中养老,由子女照料或委托亲属、邻里照顾。受委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只是简单地照料穿衣吃饭、清洗衣被和打扫卫生,且为有偿服务者居多。农村尚未较好的普及义工和志愿服务的观念,没有志愿服务人员和队伍,也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队伍。   5.农村养老服务的内容过分简单。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态势是我国老年群体的普遍趋势。物质条件的帮助和他人的照顾是他们需要的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