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林同志:在全省服务业品牌建设分会议上的致辞
|
王忠林同志在全省服务业品牌建设分会议上的致辞
在这莺飞草长、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今天,全省服务业品牌建设会议顺利召开了。来自全省服务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齐聚一堂,共议品牌大计,共享品牌故事,这对于认真落实全省品牌建设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品牌强省”战略,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首先代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品质赢天下,口碑得未来”。品牌经济是一个区域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树立了一批品牌标杆企业,探索出一条以标准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催生新品牌的服务业品牌发展之路。全省共培育省长质量奖企业40家,山东省服务名牌419个,打造了阳光大姐、卓创资讯、荣庆物流等一批服务名牌,塑造了“好客山东”、“厚道鲁商”等闻名全国的公共品牌,成为山东形象和齐鲁文化的靓丽名片。
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加快品牌培育、建设与发展,对于推动服务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助推山东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由大到强、走在前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加强品牌建设是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把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今年,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首次超过二产,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2020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5%,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入推进品牌建设,能够引导资源、要素、技术、人才等加速集聚,推动企业乘势而上、弯道超车,加快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进军,为实现山东服务业转型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品牌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品牌建设是推动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通过大力实施追求卓越的“品质革命”,引导企业把产品和服务做新、做专、做优、做精,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进一步挖掘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将对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拉长补齐创新发展短板,发挥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
加强品牌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一流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标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随着服务业新产品、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拥有差异化和高品质的品牌优势,日益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品牌也是生产力,树立和塑造品牌形象,能够大幅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助推企业加速占领高端市场,积累无形资产,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造百年企业、争创百年品牌。
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品牌不仅是一种标识,也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前,品牌现象、品牌影响、品牌消费、品牌文化,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引领着时代的潮流。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大力培育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增加短缺服务,开发新型服务,让一批优秀的国货精品和老字号、老品牌,重回人们的生活,将会带给消费者更加愉悦的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优质生活的向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新时期质量和品牌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创优服务品牌,必须按照习总书记“三个转变”的指示要求,尽快改变单纯依靠产品价格竞争的传统路子,迈向依靠质量品牌竞争的更高阶段,全力推进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和山东标准,打造我省高端竞争新优势。
第一,以质量为基提升山东服务品牌。品牌意味着更优的品质、更高的品味和更好的质量。搞好品牌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理念,把质量过硬作为企业的价值追求,以质量赢市场、以品质求发展。要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强精细化管理,让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从99%到99.99%”的不懈追求中,实现质的升华和飞跃。要坚持以标准引领质量,制定一批省级服务业标准,争取成为全国行业标准;培育一批“山东服务名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