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在全市招商引资温商回归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在全市招商引资温商回归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24日下午2:00,市政大院多功能厅) 李 无 文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前阶段招商引资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任务,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刚才6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余市长部署了具体工作,大家回去后要认真抓好落实。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不少亮点:一是回归资金逐年增多。2012年至2015年,引进项目数从25个增加到82个,到位资金从29.8亿元增加到150亿元。二是回归项目体量增大。引进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9个,其中20亿元以上3个(如新湖万松城市综合体,规模达到60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三是回乡投资热情高涨。特别是成功召开世界瑞安人大会,激发了瑞商回归热情,大会期间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57.8亿元。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再掀招商引资新热潮。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再理一理优势和短板,弄清楚“招什么”。区域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持续“优质增量”投入,这个“增量”就来源于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质要比量更重要,量只带来眼前增长,质带来的是产业颠覆性变化和跨越式提升。招商引资要实现“质的提升”,必须瞄准发展短板,通过精准化的招商补齐短板,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①要围绕“补强”招商,全力招引优质企业。瑞安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是产业“低小散”,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却“屈指可数”(全省360多家上市公司,温州全市17家,我市仅1家)。我市招商引资总体上仍存在体量小、质量低等问题,对经济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去年省外回归新项目74个,其中亿元以上7个、仅占9.45 %,5亿元以上 4个、仅占5.4 %)。我们一定要盯牢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和500强企业,做好“招大引强”文章。要注重税源经济,大力引进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扩大税收总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注重产业链提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影响范围广的大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注重运营商引进,推行PPP建设模式,大力引进大型企业参与重点区块开发运营,参与公共设施、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投资建设,确保区域开发和城市建设提速提质(像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我们计划通过大岳、济邦等知名咨询公司帮助引进有影响力的国企央企)。②要围绕“补新”招商,着力招引新兴产业。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乎空白,必须将其作为重点,加大招引力度。要盯新技术产业,引进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应用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势(传统产业是主税源、主力军,新兴产业是增长点、爆发点,两者不能偏废。我们的传统产业有一定优势,要利用新兴技术撬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促进做大做强)。要盯医疗健康产业,招引优质企业参与医养结合项目开发运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如汀田凤岙地块,市里正考虑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重点地块加以推进)。要盯现代服务业,引进大型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等现代商贸业(瑞安连一个真正的综合体、五星级酒店都没有,像世界瑞安人大会,只能安排多个酒店,这是我们服务业中的一个短板)。要盯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引入现代营销模式、优秀管理团队,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高楼镇山青水秀,但旅游开发与市场需求是脱节的,要在招商引资上狠下功夫,像五谷小镇、幸福谷项目的开发模式就可以推广)。③要围绕“补缺”招商,大力招引人才科技。人才和科技决定着地区的发展水平。我市发展已经受到人才、科技短缺的困扰,一定要加大招才引智的力度,通过科技专项经费等政策的倾斜,鼓励企业引进科技成果、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和知名品牌,为瑞安发展增添新动力(可以探索财政资金直接补助人才,提高企业引进技术、品牌的补助标准等)。 二、再想一想方法和策略,把握好“怎么招”。在招商引资政策越来越趋同、行为越来越规范的背景下,各地区招商拼的是特色平台、资源网络和服务环境。①要建设大平台。平台档次决定产业档次。我们已经拥有浙南产业集聚区塘下和阁巷分区两大产业平台,正在加快腾拓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丁山二期、丁山三期三大区块空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